广东省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培训科“十一五”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 时间:2013-08-20 作者: 字体: [大] [中] [小]

  “十一五”期间,培训科根据省残联“十一五”规划中对于残疾人职业培训的总体要求,结合劳务市场所需,融合残疾人的特点,本着简便易学、花钱少、见效快、就业容易的原则,通过自己办班、联合办班、委托办班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全方位地开展中、短期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先后举办了聋人手语、盲人电脑、盲文、陶艺、盲人定向行走、青年志愿者助残业务、窗口服务单位手语、聋人烹饪、残疾人速录师等种类培训班,截至目前,共培训师资和残疾人学员共计1860余名。

  一、以服务为根本,加强对教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良好的职业道德已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作为残疾人职业培训、教育工作者,更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培训科针对残疾人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使全体干部、教工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激发了大家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理解和工作责任感,提高了服务意识,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服务保障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的根本目标是帮助残疾人走上就业之路,因而中心注重社会需求,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结合残疾人的不同生理特点,选定适销对路、层次较高的残疾人职业培训项目。

  1、2006年4月24日在佛山市举办了一期为期三个月的陶艺班,来自全省各市的10余名残疾学员接受了专业培训并实现就业。

  2、2009年5月11日至6月15日在佛山启聪学校举办的“广东省首届聋人糕点师培训班”。本次培训班为期35天,从5月12号开始到6月15号结束,培训对象面向全省各地年龄介于16到30周岁的听障青年,培训班学员共8人,其中男学员5人,女学员3人。本次培训开设的课程根据聋人特点,实行仿真型模拟教学模式,课程包括中式面点制作、中式烹饪以及创业教育三个板块。学员们通过培训后,已经参加国家劳动部专业技能的等级考核,全部获得《中式面点师初级证》。

  3、2009年9月8日至12月30日开办的“广东省首届残疾人速录师培训班”。本期培训班共有来自全省各地的学员16 人,均为高中以上学历,部分学员还具备大专和本科学历,参加速录专业培训后,通过劳动部门鉴定,10名合格学员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速录师专业资格证书,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2009年举办了一期“残疾人创业培训班”。本期培训班共有来自全省各地的18名残疾人学员参加培训,经过系统学习和考核,学员全部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创业培训证书,为以后残疾人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相应的实训经验。

  5、2010年9月份,培训科准备在肇庆四会市举办“广东省首届残疾人美发专业培训班”,届时将有来自全省各市的20多名残疾人学员参加培训。通过省培训中心、市残联及企业的三方合作,此项目将被打造成残疾人职业培训的又一品牌。

  三、以素质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求发展。

  (一)“十一五”期间大力开展盲人计算机培训工作

  1、培训科举办了三期“广东省盲人电脑师资培训班”。培训班共有来自全省各地级市共62名具有一定电脑教学经验的学员参训,势必有效地带动各地级市盲人电脑的培训工作,为我省完成中国残联“十一五”规划中对我省盲人电脑的培训任务要求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

  2、培训科举办了 “广东省首届盲人计算机高级班”。该培训班是在我省已经完成盲人电脑师资培训和已全面开展盲人电脑初、中级培训的基础上举办的。本次培训4天集中脱产培训,后续两个月通过网络课室进行远程教学。内容确定为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主,实现高级班学员精通至少一种计算机语言,能够编写实用的小程序或提出解决方案,借助计算机探索、开拓适合盲人的就业门路和进行业务经营这一培训目标。本期培训班共有来自全省各地共22名盲人学员参加培训并顺利结业。

  3、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盲人使用计算机的技能水平,增强盲人的创新和参与竞争能力,不断探索和拓宽全省盲人在计算机领域就业的新途径,并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国首届微软杯盲人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科与就业中心联合举办了全省首届盲人计算机技能竞赛。这次大赛,培训科积极筹备,细致分工,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作了通盘考虑和周密安排,在就业中心、实训中心和教务科的大力协助下,大赛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使培训科积累了组织、举办全省残疾人技能重大赛事的宝贵经验,为以后这类赛事的组织和举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积极扶助各地市残联开展当地盲人电脑培训工作,做到省市联动,同步发展。已经基本完成“十一五”全省盲人电脑培训2000人的目标。

  (二)继续认真组织好盲人、聋人大专自考的复习与考试,积极协调争取更多适合残疾人报考的专业开考,已取得一定得成效。“十一五”期间我们先后举办了1期盲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复习辅导班,4期聋人自考辅导班,同时组织了9次254人次参加盲人及聋人大专自学考试工作。目前中医专业12人、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8人已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专毕业证书。

  四、以无障碍环境建设为辅助手段,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助残业务培训和窗口服务单位手语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对我省残疾人的公共服务能力,培训科积极协调各类资源面向社会举办了六期无障碍环境建设专业培训班。

  (一)根据省残联的要求,为了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省残联计划成立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助残业务培训基地。中心根据这一设想制定了全省青年志愿者助残业务培训方案,并成功举办了两期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助残业务培训班。该培训班开设了残疾人心理指导、初级聋人手语、盲人定向行走和初级盲人电脑等四门课程,参加培训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共260余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积极的社会影响力。

  (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政府窗口单位服务能力,方便窗口单位工作人员与聋人进行无障碍沟通,自2007年11月起,培训科先后举办了四期“广州地区窗口服务单位手语培训班”,共有来自广州地区的30多家窗口服务单位的126名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并顺利结业。

  五、发挥龙头作用,指导基层培训工作。

  近年来,我省21个地级市以及大部分县残联建立、健全了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基本都辟有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场所),但由于经验缺乏,师资不足、设备简单,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独立办学存在困难。为此,培训科充分发挥师资、教学及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积极帮助基层残联开展职业培训工作。一是开办各种师资培训班,如聋人手语师资班、盲文师资班、康复训练师资班等,培训师资200余人次。二是帮助和指导基层市、县残联举办各种培训班,指导他们制订教学计划、学员管理规定,在师资、教材及教具等方面都提供直协调、帮助,为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

  同时,培训科加大职业培训改革力度,积极推进多元化办学体制。强化自主培训功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提高培训的档次,广泛利用各市、县残联力量,多形式、多途径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扩大培训规模。树立市场意识,不断适应市场需求,面向市场确定培训科目,面向市场培养人才。

  “十一五”已到收官之年,展望未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如果残疾人的文化技术教育跟不上,残疾人的劳动就业就更加困难。因此,把残疾人的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档次,提高残疾人的学历教育和素质教育,为残疾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刻不容缓。目前,广东全省各市、县残联均已成立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短期培训任务已可由地方承担,实现就近培训,就地就业,减轻残疾人及其家庭负担。省级培训将着力于提高技术培训层次,培养残疾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使残疾人的职业技术培训逐步朝着正规化、专业化、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