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在线测评圆满完成
308名残疾人在线测评自己的职业能力、人格特征和职业兴趣。
本报讯 “啊,原来我性格外向,更适合从事营销类的企业事务哦!”3月28日,从事文秘类工作的肢体残疾人张先生通过“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在线测评后,兴奋地对大家说。
308名残疾人
参与在线测评
据了解,当天,在线测评自己职业能力的残疾人,包括张先生在内,一共有308名。
按照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关于对《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系统》在线测评的有关工作要求,我市被选为全国10个测评试点城市之一。3月28日,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精心组织308名处于就业年龄段的肢体、听力和语言残疾人进行了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在线测评。
测评从当天上午8时开始,残疾人朋友分成4批进场,参与了职业能力、人格特征、职业兴趣3大块测评。在测试现场,肢体、听力、语言3类残疾人朋友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地填写试题,由市残联工作人员、残疾人志愿者组成的服务团队则为测评者提供电脑操作指导和帮助。
测试可帮助残疾人
了解自身擅长做什么
负责本次评测指导工作的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刘艳虹教授指出:残疾人就业具有随机性。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系统能够科学地引导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帮助残疾人朋友们了解自身能够做什么、擅长做什么、喜欢做什么。当了解一个残疾人的职业能力、特征之后再加以引导,更能发挥残疾人朋友的创造力。
刘艳虹对我市在线测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她说,在线测评工作对残疾人朋友们的电脑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而江门市残疾人电脑水平相对较高。江门市残联准备充分,各项工作细致入微,工作开展有条不紊,整个在线测评工作顺利、圆满。
据悉,随着残疾人职业能力在线测评工作的起步和今后逐步开展,将填补我市在残疾人专业化、系统化职业能力评估工作方面的不足,让劳动就业部门进一步了解残疾人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取向,科学引导残疾人就业。